大部分的時候我擔心太常講出來,就像是無法認清”媽媽不會再回來”的事實,有時候講得連我自己都懷疑自己了。我還不習慣跟別人談起她時的各種尷尬。
這不是一個尋常的經歷,至少跟我談起他們已離去的爸媽的人都整整大我個二、三十歲,而且一但提起爸媽,就算是男性也有幾乎要留下眼淚的瞬間,因此在這件事上面我覺得自己好像比同年的朋友要年長個二、三十歲。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們設定了這樣的人生呢?我接下來有什麼該因此而啟程的冒險嗎?雖然有點悲傷(ㄜ….不是”有點”),但我把它當成是一份禮物,我覺得媽媽有什麼禮物要給我們,只等我們一一去拆開而已。
我正在拆的第一份禮物呢!是我總是看到類似過程的文字和電影,使得原本只明白一點點的事情,變得更加的深入,每次我都希望能夠把媽媽挖起來,小聲而肯定的問她「原來妳是這種心情嗎?」、「是這樣嗎?」,然後我們會交換一個彼此互相理解的眼神。
例如說某天下班剛好看到電影《親情無價》的最後半個小時,媽媽臥病在床的種種,我就是那個芮妮齊薇格,我驚訝媽媽講的話幾乎一模一樣,我們也被自己的媽媽肯求同一件事,但是我們做不到,因為至少她們都還在阿,能有多遭呢?
另外一個就是我正在閱讀的書:
(以下將會有《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的劇透,請慎讀。)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就像朋友說的是「只會看一次」的書,不僅又厚又貴,附近的圖書館又都找不到,本來應該是排在「下次再讀」的書單裡面。
考慮再三的結果,我是為了”茱蒂”的劇透而買的,三十三歲的大學教授,在蜜月的時候發現自己罹癌,日子所剩不多,卻被她脫口而出的話給震撼,想知道所有的故事。
「妳知道嗎?」她繼續說:「我也會想念自己。以前什麼小事都讓我不安,我把人生全用在提心吊膽。我才剛開始真正喜歡自己。我喜歡自己。我會想念馬特、家人、朋友,但我也會想念自己。」─茱蒂p288
當時媽媽一直都在顧慮著我們,我們上班的時候,她可能會獨自回顧她的人生和我們的成長,但是身體的部分太過疼痛了,有時候讓她很想結束這一切,我不知道她有沒有力氣想到這件事,就是「她會不會想念她自己呢?」
要是我早一點看到這本書,我就能在她身體和心情好一點的時候跟她聊這件事情了吧!但為什麼書在她離去之後才到來?為什麼我現在才讀到呢?
我時常打開這些禮物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2020.08.28(五)4:07PM
曾經想過沒有輪迴一定超棒的,只是從來沒想過「我也會想念我自己」,恩,我一定會!
- Aug 28 Fri 2020 16:27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妳也會想念妳自己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