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夏耘過後
有一點太過熱血以致於靜不下心來
特別是這幾天
又是農再通過
又是717凱道守夜
一大群人的離開
真的是一種空虛和寂寞
相聚為離別
這是本來就知道的事情...
五天的相聚像一場夢
我決定把它當成美好的開始
下午打電話跟幾個朋友喬去土溝的時間
順便跟土溝的婉如學姊約時間
她說
希望不是只去土溝走走
而是能夠有個時間進行深度的訪談
(所以要做點功課才行)
上網去找門牌系統圖
弄了老半天終於看的到建築物的位置了
接下來要把它們接起來才行!
今天有一些疑問
原本想打電話去問王元山老師的
但是又覺得
這些疑問
會不會在畫完老師要我畫的1/200區域活動紀錄圖之後得到解答?
這些疑問是:
1.圳寮的空間形式和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我原本以為小時候的自己與圳寮的關係是很密切的
後來才發現
就算是在圳寮裡面
也只限於某個部分(小小的圳寮可以畫分成很多個區域!)
為何會這樣?
圳寮的歷史脈絡發展到現在為何是這種形式?
這種形式之下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是否也像我這樣
覺得對圳寮很熟悉
卻其實只有一小部分熟悉?
這個疑問,我那個厲害的老師
好像曾經分析給我聽過!
(他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厲害Orz...)
我還記得他那天拿著我接得亂七八糟又模糊的google圖
說『妳看看它這一區區的,這幾個三合院,我在想他可能是
跟權力結構有關係,這幾個三合院可能曾經是這裡的大戶
這邊的人可能都只跟自己區域裡的人互動...』
你看看
這是我們老師第一次看地圖所講的話~"~
再次的Orz
2.來參加這次圳寮調查活動的"在地人"
他們是誰?
他們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親戚?朋友?)
為什麼總會聚在一起煮飯之類的?為了幫誰?
為什麼想參加這次的活動?
如何得知這個活動?
延續前面的問題
3.為何每次庄內有活動的時候
永遠有一群媽媽們出來幫忙煮飯?
她們是誰?
她們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每一次煮飯的人都是同一群人嗎?
延續第三個問題
4.這些人的關係在空間上是如何呈現的?
5.大家的領域感如何界定?
(這可能跟老師講的古早時候的權力結構有關)
(甚至,它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所造成的...)
6.為什麼老師要我畫普玄宮旁邊的那塊區域的1/200活動紀錄圖?
而不是其他的甚麼區域?
他想要讓我知道甚麼?(我當然不要他現在給我答案)
(我想知道!可能整個圳寮的秘密就在這1/200的圖裡面!)
圳寮遇到的一些問題:
1.人口老化
2.人口外移
(雖然有一些房子改建了,但是庄裡還是有很多的閒置空間,
村裡的人說他們都出去工作了)
(有以前阿嬤住這裡,阿嬤去世之後,假日才回來)
3.信任感逐漸的消逝
(人口的外移,也影響到信任感→回來的個人是誰?)
(越來越多家長不讓小孩出去院子以外的地方玩,
包括我姐姐的女兒,為什麼?只是在庒裡啊?)
接下來要去土溝社區做參訪
也是案例研究:
1.先找土溝的地圖來看看,
試著去看土溝的紋理和脈絡
去的時候在驗證看看?
(這當然只是試試看,還不知道自己會看出甚麼鬼= =?)
2.土溝社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如何在他們的空間形式上做表徵?
3.經過一連串的社區活動 + 社區空間的在造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在空間形式上做表徵?
(就是,開始有哪些事情在空間上改變了?)
(關係的改變,必然會改變其空間形式)
4.最重要的是,去比較看看土溝和圳寮的相似處和不同處!
(這是所謂的從異鄉看原鄉嗎?)
- Jul 14 Wed 2010 23:44
靜下心來,想想下一步...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