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張賢亮這個名子

是在溪州的摩爾書局書架上

那本書叫《男人的風格》(看完《我的菩提樹》之後,我跑去買了)

我照例看了作者簡介

把他定義為「大陸作家」

有點鄙視(誰知道後來愛死他了)

從國小(甚至更小的時候)以來我都一直覺得大陸是很爛的地方

只要是大陸的就是「爛」

因此

看完了這本書以後

我做了一次很深的自我反省

這一次的反省

大概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啟發了吧!



這本書是張賢亮先生替當年勞改時寫的日記加上更深刻的注解

紀錄了當年那「不是人過的」勞改生活

(臭毛毛,真是個笨蛋,害了那麼多人eat Shat吧!)

(但是因為臭毛毛的迫害,竟造就了高行健的《靈山》,這證明了在最痛苦的時候所創作出來的藝術才是最美的嗎?

那我到底該感謝毛老人家,還是痛恨臭毛毛呢?我可給搞糊塗了)

每天鬥爭鬥爭

鬥爭個屁啊~

搞革命是吧!

活在那種環境的他們能說啥?(啥,是大陸音,因為這陣子看了他們的書,我要自己也用他們的語氣寫作,以示尊重)

以前讀歷史(我們台灣學生讀很多中國歷史,真諷刺)

我覺得那些拿毛語錄的紅衛兵真是一群白痴,毛毛自己也是白痴(他根本把自己當神了)

好奇他們那些紅衛兵都沒思考能力了嗎?

看了書才知道

那個時候的中國

根本不允許人民思考

大環境裡

連知識份子自己都會被影響

還認真為自己讀過書而感到自卑

更何況是十七、八歲的中學生

根本只能跟著大環境走

不這麼做的話

是沒法活的

我試著把我自己擺進那個環境

我想

我可能還會是更可怕的「野獸」

批鬥最嚴重的大概是我這個死丫頭吧!



那是個鬧飢荒的年代

不管是勞改犯還是平民

每個人都餓肚子

據說到最後

勞改犯的生活還比平民還好

(要把大陸搞成這樣,其實不太容易,對吧!)



張賢亮先生被下放時才二十出頭

大我沒幾歲(我今年十八)

因為寫了「大風歌」這首詩而下放

真的很扯吧!

他還算是有底細的

勞改農場裡面

還有無數個人是沒有任何原因就下放勞改的



我發現

大多數從那年代活著過來的人

都是極不喜歡那時候的生活的

並不是大家都像我當初想的一樣都是白癡

我翻著這本借來的書

有好幾次

我好想好想就這樣跑過去緊緊的抱住他們(我們的大陸同胞)

覺得自己好想好好的疼愛他們(用疼愛好像有點怪)

我根本不知道(也不相信)現代的社會

還會有人是這樣的在生活



我深深的了解到

一直以來我都是以一個「台灣人」的角度來看世界

而不是以當事人的角度來看待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的文化

所以我看其他國家的文化

常常是很刻板的、很片面的,甚至是很不包容的

我感到很慚愧

卻很高興自己可以開始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他們

學習包容不同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感謝張賢亮先生

也感謝高行健先生

在人生的路上

你們也是我敬愛的老師



哇靠~這篇寫的超爛~



PS.後來我因為考上大學卻沒人陪我(因為他們要考指考)
覺得很苦悶(考上了還苦悶,真慘是吧!)便拿起蔣老師的《萍水相逢》
來讀(好像我苦悶的時候,都會特別想他ㄟ)才發現蔣老師跟張賢亮先生是認識的
世界真是小小小對吧!那我啥時才能和張賢亮先生見面呢?(其實也不用見面啦,在書上和他交流交流
就很開心了!我到底在想啥?到底是想見面還是不想見面?這下我可給搞糊塗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chen1020 的頭像
    alicechen1020

    在建築中宅來宅去的→小宅迷

    alicechen1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